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文博会首页

【文博会】景德镇归来的困惑:为何佛山年轻人不玩陶?

wenbohui】2018-5-24发表: 景德镇归来的困惑:为何佛山年轻人不玩陶?
不久前闭幕的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佛山首次由石湾镇街道领衔参展,以特色主题文化展演、陶艺根基、设计引领、文商旅融合四大篇章,为全球客商讲述佛山陶塑的故事,“中国陶谷”项目更是亮出“世界陶瓷创

    景德镇归来的困惑:为何佛山年轻人不玩陶?

不久前闭幕的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佛山首次由石湾镇街道领衔参展,以特色主题文化展演、陶艺根基、设计引领、文商旅融合四大篇章,为全球客商讲述佛山陶塑的故事,“中国陶谷”项目更是亮出“世界陶瓷创新中心”的标示,项目计划推进24项重点项目,总投资将达55.11亿元,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投资超10亿元。

笔者采访发现,除政府方面挑选作品参加文博会等官方活动之外,相比前些年,佛山陶艺家主动参加第十四届文博会的身影明显减少。

一方面,佛山陶塑的宣传营销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佛山陶塑的创新基数需扩大,创作梯队亟须培育更多年轻群体等问题。有业界专家直言,佛山陶塑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石湾并且能够留下来,佛山要搭建透明开放的公共产业链平台,提升佛山陶的包容性,为佛山陶塑扩大创新基数寻找人才资源的第一动力。

疑问

青年创新力量是否已经形成?

中国工艺美术师杨锐华,连续八届担任深圳文博会的工艺美术奖项的评委。“佛山没有拿到特别的金奖,缺少对创作群体的发动。”文博会归来后,他感慨道。

此前,佛山多由市级部门统筹参展,且以综合展示为主,五区展品各具特色。而本次文博会,首次由石湾镇街道代表佛山参加,展示内容突出陶文化主题。在他看来,文博会佛山首推陶文化的主题与陶艺家主动参展的实际积极性,形成一定落差。

在杨锐华看来,周边城市还在推出大的综合城市展位之际,佛山第一次聚焦陶瓷,以陶瓷为主题进行宣传推介是非常好的切入点,但在这个“窗口平台”上,佛山作者展示的作品其实还是“旧面孔”居多。“佛山的陶塑作品太少了,相比其他产区太少了。相比其他产区,佛山参与的艺术家更是太少了。”

艺术家为什么主动到文博会去,不主动拿最精华、最拿手的作品去参会呢?对于这个问题,杨锐华认为,“客观来讲,佛山陶艺家能拿的展位已经不多,一个9平方米的展位,价格要去到上万元。”除了价格成本的掣肘之外,文博会上陶艺家参与的积极性,也成为衡量佛山陶艺家普遍心理状态的一大指标。

笔者采访发现,很多人还是寄希望于政府的发动、学会的发动。“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景德镇的很多作者不顾路途遥远,纷纷以个人名义拿下文博会展位。”杨锐华表示,在文博会这个平台上拿奖,其实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梯,此前,佛山的一些艺术家也是通过不断参加文博会,来展示实力。

事实上,陶艺家罗传、80后陶艺家潘超安等,在十年前都曾主动出击,联合“抢下”文博会摊位参展,展示自己的作品,成为佛山陶艺家最早借助文博会平台的尝试。业内人士认为,时至今日,这批陶艺家已经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路径和创作符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这批陶艺家的营销宣传路径日益多元,对文博会这类窗口平台的推广依赖度降低。

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近几年来,文博会上缺少佛山陶艺家身影的背后,佛山是否有新一批的年轻陶艺家正在崛起?佛山一直希望建立的老中青创作梯队中,新一批的创新力量是否补充进来了?

解析

要展示佛山陶文化的包容性

“按照有一条小型的窑就算作一个工作室来计算,这个产业链目前有400—500个工作室,从业者大概只有一两万人。这样的基数实在是太少了!”中国陶瓷艺术师、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封伟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呼吁,佛山应该借力文博会这个平台,展示佛山陶文化的包容性,展示佛山陶的胸怀。

他呼吁,文博会要向外展示的佛山陶文化应该是多变、包容的,同样是从泥釉火出发,佛山陶可以是很传统,也可以是很现代的。文博会更可以展示佛山陶的胸怀,吸引外来的陶艺家、吸引对佛山不太了解的人,甚至是吸引到没有从事过陶艺创作的人来到佛山。

“来到佛山,他们还能够在这个圈子里生存下来,谋求更好的发展,这比单纯推广佛山陶作品更有意义。”封伟民强调。这个背后的问题是,虽然相比以前,佛山陶文化产业链上的主体已经相对多元化,但是这个产业链上的从业者还是太少了,要容纳更多的人到石湾来从事陶艺行业,必然需要更广阔的平台,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就需要佛山陶无论是作品的竞争力,还是整体在全国的竞争力,都要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我觉得让年轻人看到佛山陶塑的从业前景、感受到一个自由开放的氛围,年轻人自然会来。”80后作者方颖图,刚刚从景德镇学习归来,他说,感受特别深刻的是,即便是一个外行人,一走进景德镇,你想达到什么样的釉色效果,随意走进一家出售釉料的商铺,老板都会为你做指引、甚至帮你搭配好,而佛山釉色釉料的使用,大多还处在一种“保密的状态”。

景德镇的公共窑,可以让爱好者和初入行业的创业者,把烧制环节的成本降到最低。在推广渠道上,景德镇的公共创意集市,搭建起一个针对大学生或年轻人的作品进行公开推荐的平台。正是这些平台的搭建,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景德镇在这几年真正成为对接全球陶文化的人才聚集之地、创意聚集之地。

封伟民则建议,佛山陶艺要繁荣起来,需要各个层面的引导,吸引更多人进到这个圈子里来。老百姓和地区经济要能够受惠于这个地区的文化,真正具备了包容性,才会有不断的源头活水、才有不断的激活与创新,这将会衍生出以文化带动文旅商业、甚至是带动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呼声

需要透明开放的陶艺产业链平台

“学院派的年轻人一走进产区,最大的困惑是,学校里学的东西怎么会感觉用处不大,甚至是很难在市场上生存?”无论是在文人陶塑上取得长足进步的80后陶艺家潘超安,还是在继续玩陶的80后创作新秀赵淋,都会不约而同提到这个问题。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他们呼吁,佛山需要搭建公开透明的产业链平台,降低年轻人、外来人乃至外行人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引导和吸引更多人走进佛山、留在佛山这个圈子。

“要问这些年佛山陶艺圈吸引了多少年轻人?回答是,有,但绝对不多。”另一位80后作者方颖图表示,眼下,又是广州美院毕业生做毕业设计的高峰期,“稍作统计你会发现,年轻人的毕业设计,很多都是北上景德镇然后再回到广州,近在咫尺的佛山却不能为他们提供这些便利。没有一个开放的平台,何来年轻人的聚集?”

方颖图是2012年从广州美院设计系毕业后来到佛山的,他告诉笔者,自己的很多同学到了景德镇,最终留在了景德镇发展。外地的年轻人来到佛山,首先不可避免地就是要解决入行门槛的问题,怎么样把生产成本降下来的问题,在这里买泥、买釉、找师傅、找窑炉,入行门槛之高,透明开放的产业链之缺,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佛山一直缺少一个透明的、公共的陶艺产业链。正如你到深圳华强北,自己就可以一路买齐手机零件,完成手机组装一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学院派年轻人,如果到佛山,哪里能买到陶泥、哪里能买到釉料、哪里能找到翻模师傅,哪里又有窑可以使用?这个链条始终是一个封闭的圈子,开放的平台太少了。”方颖图说。

“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下面的幼苗与小草需要照射更多阳光。”这是另一位创作新秀赵淋的感慨。“石湾陶艺得以用它鲜明的个性屹立在世界陶艺之林,这是它的特点和长处,但同时另一个问题是,其相对强大的传统、鲜明的特点致使大树底下新的小树苗很难生长。我看到很多来石湾做陶瓷的人,最后能坚持自己的寥寥无几。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创作者的意志和才能等问题。石湾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需要民间和学院持各种不同艺术见解的人参与其中。相比已经长成的参天大树,尚在萌芽和起步中的新苗更需要呵护。”

■延伸

这些年,佛山陶塑吸引了哪些年轻人?

“我在佛山坚持做陶艺十年,经常有人问我,是不是在做石湾公仔?我喜欢石湾公仔,但是其实我不介意不在乎别人怎么去定义它——石湾公仔抑或是当代陶艺,再或者是别的什么,我更希望被读到的是作品背后的立意和思考。”第一届“刘传杯”的启动仪式上,80后陶艺创作者赵淋,代表年轻作者们走上发言席做了这样一段动情的发言,赢得台下不少人的共鸣。

正是这批年轻人,逐渐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ip。笔者采访了两位有代表性的80后作者,他们的创作路径虽然完全不同,但却保有着共同的执着追求,那就是,让人们看到佛山陶塑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潘超安:沉浸佛山陶塑“文人范儿”

广州美院教授魏华表示,佛山石湾有中国其他产区再难以看到的中国“文人范儿”的传承。而潘超安这位80后学院派,从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回到产区的十多年中,沉浸于文人题材的陶塑创作,他的作品已经受到市场的认可。

走进位于季华路旁的一栋旧厂房,古琴、墨汁、宣纸、茶水、陶泥……呈现出潘超安的日常创作状态。在硕大的工作台后,潘超安沉浸于文人题材的研究与创作。这位出身于科班的年轻人,正不断寻找着中国文人共通的审美情趣,探寻属于文人在当下共同的语言符号。“佛山陶塑吸引年轻收藏者的新东西是缺少的,迭代这个词,用在陶塑界一点不为过,佛山陶塑文人范儿的审美情趣必须重新打开。”

一直以来,佛山陶塑主题人物多青睐文人高士、神仙佛道的形象。众多陶艺家围绕“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等,不断探索着重神韵、重意境的禅意作品。石湾在众多陶瓷产区中,毫无争议地担当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艺范儿”来。

但另一方面,传统“文人范儿”的发展却遭遇一定的瓶颈,石湾陶艺文人高士的主题人物,从审美上仍旧停留在明清时期,仿其形而忽视其神。对不同时期人物的不同精神风貌的研究,一直是石湾陶艺家比较欠缺的。如果要把这种“文艺范儿”发挥到极致,首先考验的就是创作者的知识积淀和人文素养。

“塑造中国文化名人形象的过程,就是陶艺家实现自我诗话呈现的过程,就是陶艺家实现对现实的超脱与升华的过程。”佛山市文联主席杨凡周认为,“这个时代要继续塑造文人高士的形象,是需要深刻的学养,是需要自己的思考。石湾要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就要重在塑造人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格调风度。”他这样评价潘超安的作品:釉色浑厚古雅,线条简约流畅,通过风神飘逸、韵致遒劲的“秀骨清像”,寄托着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潘超安在南风古灶旁长大,是大家口中的“安仔”。高校毕业后,在很多同学都去从事室内设计等行业的情况下,他和妻子成为当届毕业生中“硕果仅存”、执着于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他选择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钟汝荣,先站住脚跟,然后开启“华丽转身”模式,亮出属于潘超安自己的符号。2014年,潘超安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个展,成为创作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他说,跳出权威,去识别自己当下的状态最为重要,真正的艺术地位必须是自己有所追求的、有自我风格可言的东西。

赵淋:激荡出丰满的青春活力

走进南风古灶,赵淋工作室橱窗后的陶塑小女孩形象,会吸引游客们频频举起手机和相机,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女孩形象,题目叫《迎风》。1986年出生的学院派作者赵淋,在石湾一做就是将近十年时间,他的作品中,激荡着丰满的青春活力,不论圆滚滚的丰满线条,还是安逸舒缓的意境,最终都指向的是底子里的昂扬振奋,正面的进取乐观,另一种理想主义喷薄而出。

2009年,赵淋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来到佛山,最初接触佛山是因为做毕业设计。在佛山,他从一个月600元的实习工资开始,就业一年后,赵淋拿下铺位开始自己创业。

正是因为看到了厚重的产区传统对于年轻人发展的意义,在“石湾虐我千百遍,我待石湾如初恋”的自嘲之中,赵淋要坚定做自由陶艺创作者,他把近十年来的从艺经历,投射到了自己的作品上——现实和理想的冲突面前,无论怎样艰难,坚守中总有希望在、总有青春在。

现在看赵淋的作品,印象最深的就是圆滚滚的饱满线条,线条是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方圆之间,他的作品闪烁着一种丰满的青春、自由与欢乐,一种青春的热情与想象。

赵淋的作品,大多数去掉了石湾釉料传统意义上高亮度,即使是釉料的使用,也用得素雅,更多是回归泥巴本身的味道。在他的解读中,用陶土去表达,不上太多的釉色,以充分展现陶泥本身的材质,这是陶泥一种可能性的表达。

“我们看到,很多人被石湾强大的传统所同化,当然这关乎创作者的意志,但是我也意识到了陶瓷这种具有丰富表现性的原料所具有的无限延展性与表现空间。”不拘泥于材料,赵淋会尝试把瓷土调制成泥浆,以化妆土来塑造服务他的创作主题。

他的作品《恋人絮语》,以人马之吻为创作形象,对于朋友圈的“部落化生存”,他的感受非常深刻。闲暇时,他会提笔在朋友圈里写下海子的《以梦为马》。他也会引用罗兰巴特的话,“我不时地轻轻触动、抚弄、试探一些念头,怎么样也排遣不开,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便是地地道道的柔情。”

阎锋

纪文瑾

瓷砖相关 陶博会中博会石博会住博会瓷博会,本资讯的关键词:佛山陶艺工艺美术文博会陶艺家年轻人陶塑为何景德

(【wenbohui】更新:2018/5/24 4:03:09)
文博会3号馆展出的模拟深海滑翔机。文博会5号馆,小朋友在和机器人互动。运用数字技术裸眼呈现的沉浸式空间,让观众感受历史故事片段。戴上vr头盔,便置身于一场体育赛事直播之中,上下左右均可观看, >>
vr体验苏州园林沉浸式空间《黄河之水天上来》以壶口瀑布为创意,随之倾泻而下形成一首唐诗。大洋网讯岭南画作里的喜鹊活过来了,千年青铜器可翻转于手掌之间,泥人张美猴王抓耳挠腮活灵活现……中国传统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